意昂2娱乐近日,一篇《花400万留学8年,海归后月薪仅万元!家长看了都应该反思》的报道引发关注。留学生学费成本高,课业压力大,文化认同难。那么,出国留学真的值得吗?
出国留学并不是一笔小投资。调查数据称,八成海外留学的成本(学费+生活费)年均30万~50万元,参加调查的留学生中,过半数人在海外留学的时间在3年以内,总费用100万~150万元。
某留学咨询机构发布的《2016年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显示,在收入方面,接近一半的海归每月税后收入为5000~1万元;不足20%的海归收入在1.5万元左右;约四分之一的海归起薪在5000元以下。
两项数据对比来看,相比巨额留学支出,在有限的工作时间内确实很难“回本”。
一家海外人才发展平台发布的《2016中国海归人才发展趋势报告》显示,留学生本身存在对国内就业市场不了解,经验不足等问题,在许多环节上,反而不及国内高校毕业生。更为重要的是,许多留学生还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当前,低龄留兴起,许多学生自费出国,原本就是依靠父母“花钱买学历”,在国外面临语言、功课等压力时,消极度日甚至“混日子”,就算最后勉强毕业,能力也远远不达标。回国后,尽管顶着海归的光环,却不能在实际求职中再次蒙混过关。
正如《新京报》评论《“400万留学何时回本”,要先问混日子了没?》一文指出,出国如果只是混,最后只能变成混混,高大上的“海归”最终只会沦为廉价的“海带”。
只拿薪资水平来衡量留学或者上大学的意义十分狭隘浅薄,对于一些真正去镀金,学到了真才实学的留学生而言,“花400万留学”毕业后就算“难回本”,也不必被嘲笑。
首先,即便在金钱回报价值上,留学仍有很大价值。首份工作平均能够拿到5000~1万元的薪资其实已经体现出海归的优势所在。《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5届国内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平均月收入仅为3726元。相比之下,海归们的起点高多了。
更重要的是,留学生在国内职场发展明显“后劲”更足,由于更加具备国际化视野、外语优势等,无论是涨薪还是晋升都更加提速。《留学》杂志的一项调查显示,虽然起步一样,但海归的优势会在约三年后显现,他们的薪资一般会比国内的学生高出30%~50%。
就个人而言,在年轻的时候有条件、有机会到外面看看,对价值观的塑造,视野的开拓都有重要意义。
许多留学生及家长感到困惑——高价留学换不来回国后的高薪待遇,留学到底值不值?这不免让人想到一个流行词,即“教育投资论”。
学者宋绍英发表于《日本学刊》的《论日本的“教育投资论”》一文介绍,“教育投资论”一词源于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这一理论将人看作资源,把教育视为发展经济的手段,强育的投资价值和经济效益。
在当前国内,这一概念似乎正被浓缩在中国家庭投资思维上。许多家长把孩子的教育当做一种可以短期内获得金钱回报的投入。他们认为,花了巨额财富去留学,如果回国工作赚不回本,就一定是亏了。
这也与近几年颇为流行的“大学无用论”内涵一致。因为接受高等教育的毕业生薪资有时还不及早入社会的人,所以一些拿金钱衡量价值的父母认为读大学毫无用处。
“教育投资论”在许多中国家庭教育投资中扮演了错位的角色。正如金钱不能衡量一切,留学的意义也不是回国薪资所能反映的。
王诺诺:我曾先后在温哥华和伦敦留学,留学后发现,拉美未必那么穷,欧洲未必那么富,美国也不是江山民主一片好,厕所有100种不同的叫法,而加州其实没有牛肉面。
江白子:在澳洲留学两年,最明显的感觉就是,自己活得更清楚了,虽然孤独,但也正在变得更强大。所以说,每一段经历,也许都是你人生的财富积累。这样的价值,无法用薪资回报来衡量,也不应该如此去衡量。
王珍:我还没回国,也害怕回国后混得不好会被嘲笑,但是在国外生活了三年,我明白了每个人都不容易这个事实,在那些光鲜的生活下面,每个留学生都吃过各种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