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韩国人均GDP是中国的8倍,三星集团赫然位列全球五大集团,整个韩国的信息产业蓬勃发展。而此时的中国,腾讯、阿里、华为犹如破土的青苗正奋力生长着。时光流转回18年前的那个初秋,就在“9·11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我只身一人乘机来到韩国,开始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伴随7次美国留学签证的拒签经历,一句韩语也不知晓的事实,以及身边没有一个朋友的那种无助,我的留学生涯就这样在一个低沉的气氛中缓缓展开。当然,人这一生,命运会不经意地考验你,也会在无意中给你带来惊喜。低沉而厚重的留学生涯的开局,让我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两个生活的真谛,伴随我成长和成熟。
第一个最平实却也是最直击心灵的感悟是,如何学会照顾自己并管理好自己。踏入一个陌生国度,首先要直面的是如何尽可能快速地熟悉、认知并适应这个全新世界,这是成长的第一场庄严洗礼。每一个留学生都要学会管理自己,事无巨细,身份注册、留学租房、课堂选课、课题研究、实习选择、求职面试等,在点滴之中逐渐学会独立思考,开始积极地规划和设计自己的人生。
还记得当初一句韩语都听不懂的我,在初到韩国的第一个月里,为了办理留学身份注册而不得不搭乘长途汽车,辗转到离学校百余公里外的大邱市政厅,连说带比划地和几乎听不懂英语的韩国民众及工作人员交流的场景;还记得初进实验室只掌握Visual C++ 的我,在面对教授询问是否会Visual Basic,且能否参与一项与三星公司合作的项目时,不知是出于自尊还是过度自信,亦或是渴望争取企业奖学金的缘故,我拍着胸脯告诉教授自己定能胜任并保证完成任务的场景。然而,工业项目的挑战性和难度之大令我始料未及,为了兑现当初许下的承诺,我一边自学Visual Basic,一边从事代码开发,3个月的项目研发期我几乎都在实验室度过,累了就推开电脑在桌子上合衣而眠。这样的故事,其实每天都发生在留学生群体中。留学,就是将自己置身于陌生又新鲜的环境中,去拥抱这份珍贵的彷徨和不适,让自己成为这个环境的驾驭者,日后必将成为此生为之骄傲的历炼。
第二个深刻感悟是,出国,让每一个留学生真正意识到“我就是中国”,那心底积藏已久的,对祖国炙热而透彻的爱,会突然涌出,溢于言表。出国,给了我一次机会,让我真正意识到自己有多爱祖国。2007年,我结束在美国的研究工作,婉拒了美国一家大公司的工作邀约,选择回到自己的故乡成都任教。有媒体采访我,问是什么力量让我放弃国外的优厚工作,回到祖国?我的答案是,出国让我选择了回到祖国。出国让我懂得,不论身处何地,一个强大的祖国是每一个游子心中的靠山和坚挺的脊梁,我愿意回来,贡献我的所能,让祖国更强大。
如今,每每回想近20年前的留学经历,心中总会充满感恩。这段艰苦而光荣的岁月,让我成长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也让我真正懂得,唯有把自己的事业融入祖国的事业中,人生的路才会越走越宽,越走越坚定。
我在韩国的博士生导师金炳晚教授是一位有深厚学术造诣的学者,更是一位非常仁慈的长者。读博士期间,他多次鼓励和资助我参加计算机领域一流的国际学术会议,包括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计算机学会信息检索专委会年度会议(ACM SIGIR)、国际计算语言学协会(ACL)大会等。出国交流时,他总和我一起住在国际青年旅舍,当时我没多想,以为这是学校的财务纪律。毕业时我才偶然得知,导师本可以选择住在条件更好的酒店,但他却从未这样做过,因为他希望把有限的科研经费节省下来,资助像我这样的学生参加更多的国际会议,发表论文,开拓视野,同高手过招。21世纪初,中国高校的科研经费非常紧张,鲜有大陆高校的学者出现在国际一流计算机学术会议中。我很庆幸能够在读博期间得到这样的机会,并打下了在顶尖期刊发表论文的坚实基础。导师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如今,在我们的实验室里,我也尽力保障每个博士生能够有两次以上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机会,了解国际同仁们在想什么、干什么。随着中国科研和教育实力的增强,我注意到,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在海外完成硕士学业后,选择回到国内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读博期间,我获得了“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当年,韩国仅有3名学生获得该项奖励。至今,我还难忘在中国驻韩国使馆参加颁奖典礼的情景,就像远方的游子回到母亲的怀抱,心中充满温暖和自豪。
毕业后,我到韩国科学技术院继续从事博士后研究。我的合作导师孟成铉教授是一名非常儒雅的学者,孟教授先后两次担任过ACM SIGIR的主席。当时,我们和雅虎西班牙研究院的负责人贝泽·耶茨博士合作,共同研发了世界上第一款采用韩语和西班牙语的面向韩国与智利的政商搜索引擎,提出的跨语言概念统一技术,获得了ACL颁发的AFNLP Nagao 基金奖励。随后,我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与坎丹教授合作,成功申请到一项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SF),并研发了一套运用于实际的面向视障人士的电子图书馆浏览和查询系统(OASIS)。该系统目前已用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盲童基金图书馆。
在海外漂泊历练了8年的我,与大多数留学生一样,面临归与不归的选择。与此同时,西南财经大学于2007年按照新的年薪机制开始大规模引进海归人才。据说学校第一位按照新体制引进的海归张居衍教授,还是校长亲自开车到机场迎接的。看到相关报道,我毅然踏上归途,选择到西南财经大学任教。10余年过去了,越来越多的留学人员回到祖国的怀抱,成为推动国家科教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新鲜血液和蓬勃动力。
回国任教11年,最令我欣喜的是国内师生融洽的相处氛围,我也深切体会到了“学生是老师最宝贵的财富,教好学生是教师工作最大的乐趣”的含义。回国初期,为了助力学校的“大金融”发展战略,我们几个年轻教师组建了金融科技研究小组,旨在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传统的金融实践挑战中。那时,“金融科技”还不是一个热门词汇,常常有人将我们的工作与为科技投融资服务的“科技金融”相混淆。我们的团队成员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青年教师,大家定期召开研讨会并一起精读前沿的学术论文。为保证大家有充足的时间聚在一起进行学术讨论,我们的研讨会通常是在晚间进行的,一般会开到晚上10点钟,如果讨论激烈,持续到深夜12点也是常有的事。会后,戴月披星地开车飞奔在回家的路上,那种满满的充实感和发自内心的愉悦让我记忆犹新。回想那段日子,虽然辛苦,但是无比充实,它让我深深体会到回国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时至今日,以大数据征信、智能投顾、监管科技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应用与创新层出不穷。2017年,全球金融科技前十强中有5家中国公司赫然在列,占据半壁江山。蚂蚁金服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科技独角兽企业。经过数载历练,我们的金融科技研讨小组也逐渐发展壮大起来。随着中国金融科技浪潮的到来,计算机学者与金融学者也展开紧密合作,携手助力金融科技发展。2019年,西南财经大学与美国道富银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共同组建了西财金融科技国际联合实验室(Fintech Innovation Center),旨在成为沟通学界和业界的桥梁和枢纽。国际联合实验室通过与业界的紧密合作及重大项目攻关,培育核心研发团队,抢占金融科技滩头阵地,以开源软件为基础,研发在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云计算、区块链领域的核心金融科技技术和金融创新产品。自2018年起,在成都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西南财经大学以国际联合实验室为基础,在每年秋季举办国际金融科技论坛。在论坛中,我们会邀请一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和一名计算机界的泰斗发表主题演讲,助力中国金融科技发展。2018年,我们邀请到“期权之父”罗伯特·莫顿教授和美国三院院士、现代机器学习理论的奠基者迈克尔·乔丹教授。2019年,我们邀请到了拉斯·汉森教授。汉森教授因在资产定价领域作出杰出贡献,与尤金·法玛一起获得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论坛期间,还同步举办“成都80”全球金融科技竞赛。竞赛以金融产品设计与研发为主题,参赛者根据主办方给出的金融科技类应用场景,利用开源技术,在80个小时内设计并开发出自己的参赛作品。首届竞赛的8支参赛队伍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方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香港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佐治亚理工大学,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
回想两年前,我第一次飞抵美国旧金山,来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校园参加首轮合作商谈的景象,其实内心是惴惴不安的。摆在面前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说服这个经济学世界排名第一、拥有三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经济系的优秀学者们和西南财经大学联手,一同打造一个金融科技的国家联合实验室。最终,我们拿下了这个合作,因为中国在金融科技领域拥有的丰富数据、应用场景,以及领先的实践经验,对国际学者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合作的成功开展,让我们更坚定地向前迈进,因为我们知道,中国金融科技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中国必将成为世界金融科技发展的引领者。
人生的每一种选择都很奇妙。11年前,如果我选择继续留在美国工作,也许我会发表更多的学术论文,成为一名优秀的学者。然而,我便永远没有机会身临其境地感触到中国金融科技的澎湃发展,无法与业界合作,研究诸如“大数据驱动的非法金融活动分析和预警”这样融合先进理论基础和现实实践需求的挑战性课题。事实上,中国经济和技术的繁荣发展,让我能够赶上金融科技时代的浪潮,成为第一批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先行者。这也让我再一次深切地意识到祖国的强大对于我个人事业和平台发展意味着什么。我们现在最密切的合作伙伴之一便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曾经,和这样一所世界名校展开合作可能是我们无法想象更不能企及的事情。如今,这种合作不仅成为现实,还愈发密切和深入。事实上,无论是实践应用还是理论创新,中国金融科技都已经走在国际前列,这一切都得益于中国的发展壮大。
今年,共和国迎来70年华诞,我们的国际联合实验室也已拥有了一批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帝国理工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等院校的年轻科研力量,准备投身到推进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最前沿的战场中去。(作者系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获韩国金乌国立工科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曾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计算机系从事博士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