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中国)官方平台网 欢迎您!
400-888-8888

校友吴晓波复旦演讲500意昂3多个名额瞬间秒没

时间: 2024-10-17 | 作者: 小编

  “特意锻炼过在闹市区写专栏。今天的我,可以坐在任何的十字路口安静地写作。”

  昨晚(10月15日)夜色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蔡冠深报告厅灯火通明,掌声笑声阵阵传来,财经作家、校友吴晓波正在作《我一直是一个记者》主题演讲。他在演讲中分享新闻写作的心得体会,并与新闻学院教授张力奋对谈,快问快答,为师生读者答疑解惑。

  演讲广受校内外师生欢迎,报名链接发出后,500多个名额瞬间报满。现场座无虚席意昂3,没报上名的同学搬来坐垫挤在前排和过道席地而坐。上海、杭州甚至俄罗斯的粉丝带着书本赶来听讲座、求签名。

  吴晓波是中国著名财经作家,也是复旦大学新闻学系1990届校友。他多年从事中国企业史和公司案例研究,写出《大败局》(I和II)、《激荡三十年》等有影响力的作品。

  “来新闻系,对我来讲,是一生中最荣幸和荣耀的一件事情。”讲座伊始,吴晓波回忆起在复旦的求学岁月,“新闻系教会了我四件事”。

  此次回到母校演讲,学院翻出当年吴晓波入学、毕业档案中的影印件。对比两张照片,刚入学时青涩的面庞,毕业时已带上浓厚的书卷气。

  90年临毕业前夕,吴晓波作为系里的团总支书,代表师生看望新闻系老系主任王中教授。那场15分钟的会面,他铭记至今。他说,复旦新闻系是一个有信仰的学院。老系主任王中教授提出新闻的各种属性中“人民性第一”的主张,这一观点让学子如雷贯耳,吴晓波也不例外。他说:“我能够走到今天,要感谢我们新闻系从第一天开始,给了我道德和信仰上的基石。”信仰,是他学到的第一件事。

  “真正当了记者,是什么样子呢?”十八、九岁,连当新闻记者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的年纪,吴晓波在图书馆找到一本《李普曼传》。李普曼是美国最负盛名的专栏作家,一生直接、间接影响了美国历史上许多重大国务和外交事件。他这样描述记者这个职业:“我们以由表及里,由近及远的探求为己任……这就是我们的职业,一个不简单的职业。”这段话给少年吴晓波震撼,他第一次知道新闻原来是这么回事,一条朦朦胧胧的记者之路展现眼前。在34年的职业生涯中,这一段话他反复读了不下千次。

  大学四年,吴晓波有三年在办报,这是第三件事。他负责编辑学生会的《复旦人周报》,在这里,“老师教的东西,很快就能实践”。那时候报纸是徒手写画,新闻是一条条靠脚力采来,中缝的赞助是沿街一家家找眼镜店十块二十块钱拉来。遇上学校没有大新闻,编辑部大胆在头版留白,标题是《本期无头条》。这段办报经历提升了吴晓波的新闻实务能力,至今为他津津乐道。

  “之前看到的国家就是书本上的国家,出去走完一圈,我才知道这个国家的大江大河原来是什么样、善良勇敢是怎么回事。”新闻学院有实习实践的传统,锻炼学生培养记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这也是吴晓波学到的第四件事。在大三下学期,吴晓波参加学院“未来记者”南疆考察,走遍江西、湖南、湖北、广西、贵州、云南,深入农村一线甚至边疆军营,与这片土地百姓交往。“这次考察对我一生改变非常大。”这也是他为何毕业后选择要去当工业记者。

  如果有机会再读一次大学,再选一次专业,会怎么选择?“复旦新闻系”是他和讲座现场师生们毫不犹豫的回答。

  1990年,刚毕业的吴晓波,在叶春华教授的引荐下,前往新华社浙江分社任工业记者,这一干就是13年。

  临别时,叶老师教他,“当记者要定一些看得见的目标”,他于是定下“九年小目标”:前三年,成为浙江最好的工业记者;再三年,成为新华社最好的工业记者;再三年,成为中国最好的工业记者的目标。吴晓波说,他一直是这么做的,前两项都达成,而第三个目标臻至完美何其难,进步永无止境。

  “34年,我一直在写作,一直在现场,从未出卖自己的自由”,吴晓波说,“我一直是一个记者”。

  对谈环节,一篇篇吴晓波92年-94年在新华社当工业记者时期的稿件,被悉心整理呈现在大屏上。张力奋与吴晓波对谈,讲述报道背后故事。

  1992年2月8日,吴晓波在新华社发表通讯《涅槃的故事——杭州罐头食品厂转换经营制纪实》,这篇文章是宗庆后进入公共视野第一篇比较完整的报道。当时正值南方谈话期间,这篇通讯也成为了《解放日报》第一篇重点企业报道。娃哈哈百日兼并的案例是“小鱼吃大鱼”的全国先例,连续2天携评论员文章登上《解放日报》头版。

  采访过程中,吴晓波跟着宗庆后参加兼并大会,开职工大会、党员大会,亲眼目睹他很快把一个亏损企业变成盈利企业。“对宗先生的第一印象,他是一个非常内向的人。”他爱抽烟,喜欢一个人就会不停递烟。跟他聊了半天,吴晓波桌上便多出了20多支烟。

  刚进新华社没几个月,吴晓波就得到机会,在老记者胡宏伟的带领下去温州做了全国最早的股份合作制调查。这次调查的报道成果,也间接促成制度的合法化。作为时代变革的亲历者,吴晓波不仅记录,更间接参与推动了变化的发生。谈起这些经历,他笑道:“回头看才发现,不知不觉,我也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

  回看这段记者生涯,吴晓波说很幸运,“在新华社能够让我具有全国性的视野”,同时,“聚焦浙江省这个90年代市场经济和私营企业最发达的地方”。这些经历为吴晓波对企业的持续追踪观察、写作商业史书打下基础。

  “从1997年开始,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每年写一本书意昂3。”吴晓波给自己制定了严格规划,目标是成为一个“著作等身的人”。

  一本书的酝酿筹划写作出版,往往要3-4年时间,这也就意味着,他要学会并联式工作,同时写4本书,才能保证每年出一本书。吴晓波右手手肘处有一个老茧,这正是长时间敲电脑写作磨出来的。

  业余时间,吴晓波还在不遗余力地进行写作训练。他把这些自我训练的经验,分享给师弟师妹——学习优秀作品、拆书、看韩剧、在闹市中写作、探索写作风格、学写发言稿、培养对数目字的敏感度……这些五花八门的“怪习惯”,是他在数十年间刻意进行的写作训练。

  “大家都觉得写作是非常神圣的事情,其实当记者哪有这种事情?”为了随时随地灵感泉涌、3小时写出两千字的文章,吴晓波刻苦训练一、二十年。有时候要写的文章太多,“胸中的竹子还没长成,但至少要知道竹子种在哪里”。他用“药房先生抓药”的比喻来形容自己写作,刻意培养训练了自己快速锁定所需素材的能力,引用成文一气呵成。

  在写作方面,吴晓波鼓励在座的年轻学子大胆尝试、用心打磨写作技巧。他不相信有任何天才,因为他本人是花了十年二十年的时间训练出来。创作者要突破从优秀向卓越的最后一厘米距离,需要艺术、审美和天赋。

  “做记者,都是手艺活。最优美、最具力量的文字,出自我们的手。”吴晓波相信,培养出来对文字的感觉、世界的看法、写作的能力永远会在。

  演讲接近尾声,吴晓波寄语在场师弟师妹:“对记者来说,我们写下每一个字,瞬间变成历史,这是我们这个工作值得骄傲的部分。我们这份工作跟历史有关,跟信仰有关,跟这个国家和民族的记忆有关。”他用李普曼的“这就是我们的工作”为演讲作结。

  问答环节,复旦新闻学院21届研究生毕业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半小时栏目记者杨顺顺提问:“记者是通往作家最好的路吗?”吴晓波回应,记者是接触现实最多的人,对写作有帮助。

  “未来几年,面对人工智能的冲击,我们该如何应对?”回应在场读者的提问,吴晓波认为今天的人工智能,就像30年前自己花1.2万元买的那台IBM电脑,只是一个工具。用好了,它能帮助创作者更好更快地写作。

  原本预计2个小时的演讲交流,因为现场师生的热烈反响超时,持续近3个小时。最后吴晓波与学院互赠纪念品,离场时,全场起立为他送上经久不衰的掌声。

  这场讲座是本学期“新闻与记忆”新闻学院创建95周年纪念系列讲座第三场。系列讲座将继续邀请知名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为复旦学子奉上一场场思想盛宴,下周二来演讲的是原凤凰卫视COO刘爽。

  ▼更多复旦新闻,敬请留意复旦大学官方网站。阅读原文继续滑动看下一个轻触阅读原文

免费留学规划
快捷咨询
资深顾问一对一为您解答留学问题
电话
咨询服务电话
400-888-8888
微信
二维码
关注了解更多留学信息
QQ
推荐院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