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8日,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发起召开的“西部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发展与创新”研讨会在线举行。
通过视频会议在线交流西部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的举措与经验,共商新时代背景下西部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与创新大计。
研讨会由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主持。他指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西部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总体上处于“后发”态势。在一带一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西部高等教育提升、媒体融合纵深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西部高校应加强交流,共同提升西部地区新闻传播教育发展和创新水平。
对出席研讨会的各位院长表示衷心感谢。马胜荣认为,西部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有深厚基础,但在一些具体领域仍需追赶发达地区,讨论西部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与创新,及时而必要。他指出,发展不容易,创新更难。西部高校同属一个地域,要加强交流,互相支持,共同发展。要更多地关注本地区的需要,为国家和本地的新闻传播事业培养后备力量,为国家西部大开发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
他说,新闻传播教育必然要提到传播技术,但以资本和市场为导向的新闻业界往往先于高校进行新技术创新运用。在新媒体环境下,公众对技术的掌握使得技术壁垒逐渐消弭,技术赋能成为重建新闻传播专业优越性的路径之一。但先进的技术不能体现新闻中的“价值教养”,技术赋能在“价值守成”上有其“未能”之处。新闻传播教育应当以人为本位,重视培养新闻人才培养的“价值教养”和专业理想,训练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技”与“能”。胡易容还分享了四川大学在进行差异化人才培养的先导性顶层设计,用好“特色资源”——双一流学科“中华文化全球传播”、国家级平台“四川大学中华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全球传播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着力打造符号学文本分析、人类学田野调研能力的学科特色。
一是“保持定力,危中育机”。新闻传播教育事业必须紧跟国家战略,结合区位特点,凝练学科方向,入主流、兴特色、创品牌。二是“找准定位,夯实基础”。坚持“新闻立院”,始终以培养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为使命,把课堂教学、科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养成有机结合,形成办学特色。三是“改革定业,创新发展”。坚持学以致用,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改革需要,将地方经验与国际视野相结合,在相关学科交叉领域凝练特色方向,丰富研究议题,集中研究团队。
李明德指出,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西部新闻传播教育应抓住三大机遇,坚持守正创新。一是要紧抓跨学科发展的机遇。媒体融合发展驱动新闻传播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西部高校新闻传播教育要抓住媒体融合机遇,坚持以新闻传播教育为根本,以学科交叉融合为特色的定位。二是要紧抓技术推动新闻传播教育的机遇。在此过程中应当注意,智能媒体技术推动新闻传播实践创新,但新闻传播教育又不能偏离人本。三是要紧抓智媒体时代机遇,培育学生多元能力。智媒时代的传播特征要求学生具备价值判断能力、事实核查与整合能力、数据分析与应用能力,情境内涵的认知能力。新闻传播教育以培养学生多元能力为抓手,推进高质量人才培养。
他认为,西部高校目前在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格局中成果偏少,在国际传播、传媒产业、新闻史、新闻传播教育等领域的研究相当薄弱,但也具有相当的比较优势,例如更重视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的研究,为建设具有西部特色的新闻传播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西部地区新闻传播教育应立足区域,服务大局,筑牢新闻传播学基础理论研究,发挥新闻传播学作为应用学科的整合能力与转化优势,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的国家发展传播学术体系。
一是要升级完善基础要素。重视和推进舆情研判和引导,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实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新闻人才培养同步进行。二是要充分开发派生要素。利用好各自的关联资源,实现新闻宣传工作的地方特色和科技前沿知识互补融合,实现新闻传播与其他学科一流师资及成果的互补融合。三是要创新发展核心要素。实现线上教育优势资源与地区行业创新实践的结合,实现主流媒体优质软硬件设施在校内实践教学中的资源共享。四是要合理把握虚实要素。做好学科创新理论交叉与线下实践深度参与的有效组合,将新闻学院建成高校与地区宣传部合作的通路,实现多学科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她认为当下媒介形态和传媒产业格局的巨变,为西部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事业提供了全新机遇,但也存在“脱节风险”和“迷途困境”。李珮认为,新时代新闻传播教育要坚持三个原则。一是传道,要坚持在教育教学中贯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二是授业,要重视对学生采写编评等新闻业务基本功的培养。三是育人,要结合学科实际,形成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科交叉融合,组建跨学科的学术共同体。要素质为本,技术为用,坚守初心,不断求索,培养合格卓越的全媒体人才。
他认为,新文科之“新”不仅是时间概念,更要在学科内涵上体现时代之新。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发展牵动社会转型,为社会治理、学科转型提供了机遇。西部地区新闻传播教育发展应侧重两个方面。一是善于发现西部问题,充分发掘西部资源。二是依托信息技术,不断探索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持续拓宽研究疆域,以学术为先导,带动产业升级。许加彪院长还分享了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建设的三个特色:一是延安新闻事业研究,二是西部电影研究,三是文科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探索。
一是善用地域资源开展研究。如借助陕西历史资源和优势,着力推出一批延安时期的新闻传播文化史研究成果和史料汇编。二是坚持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围绕大众传媒、区域及社区发展、民俗传播、民族融合等现实议题开展研究。以研究区域发展过程中的新闻传播问题为导向,积极协助推进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三是建设媒体与社会治理的智库。以服务地方、服务国家为宗旨,发挥智库研究在区域建设和丝绸之路建设等现实问题方面的资政作用。
要注重科学技术在媒体融合进程中的支撑作用,利用新技术为新闻传播学赋能。在新闻传播教育创新的具体措施上,石磊提出五点建议。一是建立面向实践的融合型教学体系。二是构建优质师资队伍、精品课程体系、可供选择的实践基地。三是努力拓展学生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创新思维四个方面的本领。四是培育学生采写编评、制作、组织、融合、社交沟通的能力。五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做到三全育人和课程育人。
李世举指出,振兴西部地区新闻传播教育,必须立足地方、错位发展、抱团取暖。他分享了宁夏大学新闻传播教育的五个基本理念。一是面向西部,服务国家整体战略,探索特色鲜明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二是以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为核心,集中优质教学资源,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拔尖新闻传播人才。三是关注社会发展和技术发展现实,将互联网思维、新媒体技术融入到新闻传播教育中。四是整合社会资源,扩大对外合作交流,形成高校与社会良性互动。五是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实践环节,构筑全方位育人体系。
他表示,西部高校深受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五唯”观念困扰。在当前的学术环境下,必要的考核不能缺失,但应尽快转变思路,破除“五唯”的观念,围绕学校的人才培养与学生的学业成就,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全面考核体系。这将有利于高校回归教育初心,避免教师陷入“认认真真培养自己,马马虎虎培养学生”的困境。
秦红雨认为,西部高校新闻传播教育要充分考虑西部传媒人才需要,在人才培养上加强三方面建设。一是弘扬优秀传统,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充分发挥西部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借助西部丰富的地域资源,构建新闻教育资源联合体,实现多地互动。二是多维融合,促进文、理、艺融合,中外融合及全媒体融合。要避开“融合”盲区,从产业、学科、知识、技术、文化生态等角度关照大学生的现实发展,同时注意师资融合、知识融合与软硬件更新同步落实。三是加强实践,提升学生的职业荣誉感和专业认同感。要区分日常生活实践与专业实践,为学生搭建优良的实践平台。
刘国强认为,建构卓越传播人才培养模式要综合考虑传媒教育发展变迁的现实、西部新闻传播专业教育发展的环境、以及各学校本身的专业特色。卓越传播人才培养的“非建制”模式,就是在本科课程体系中融入哲学、逻辑学、历史学、经济学、美学等学科教育资源,特别要强调哲学学习,以培养卓越传播人才的思辨能力。同时将优秀学生选拔出来,分小组、配导师,在不脱离原有班级建制的基础上,由小组导师指导开展读书会、讲座和实践考察活动。如此一来,既可以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也有利于培养高质量“尖子生”。
他首先从学院的发展历程、学科成长、学科特色与相对优势、师资队伍、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简要介绍。目前,重庆大学新闻传播学已成为重庆大学首个自主审核新增一级学科博士点,“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水平提升计划”已列入重庆大学“双一流”学科重点建设项目,获批了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教育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在今年获批重庆市高效协同创新研究团队。董天策指出,学院的队伍师资队伍比较年轻,且较有活力,在互联网与社会治理有已形成了较好的学术基础,抗战新闻传播史研究也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新闻媒介伦理、传媒文化产业等方向也在起步,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取得初步成效。董天策重点分享了学院发展的心得体会。他指出,学院2013年确立了“入主流、有特色、成品牌”的定位和目标,狠抓师资队伍、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对于“双一流”高校而言,如果没有雄厚的学科基础和良好的研究成果,专业建设就成为一句空话。在具体建设上要将制度机制和文化氛围相结合,要选择好工作开展的着力点,真抓实干。董天策强调,追求卓越,争创一流,是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努力奋斗的方向。
凌晓明指出,西部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一是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力求破除“西部意识”,与时俱进,推动创新发展,用发展解决矛盾,用高质量作为要求,用对标“一流”体现担当,激发不懈奋斗、追求卓越的精神动力,全面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和不断驱动自我内生力。二是要区域联动、协同协作,共谋发展。教育部在今年下半年提出打造西北和西南两个高等教育的战略支撑点,为新闻传播学的区域联动和协同协作创造了政策条件。西部高校要报团取暖,优势互补。三是把握机遇促发展。在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背景下,西部高等教育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和庄严的历史使命。“成渝经济圈”“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为西部高等教育赋能,为西部高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
本次会议是重庆大学“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水平提升计划”系列研讨会之一。作为重庆大学“双一流”学科重点建设项目,自今年8月起,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已举办系列研讨会四期,得到多家主流媒体的关注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