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学生是高校中一个重要群体。一直以来,农村大学生多因经济贫困而备受关注,然而这一成长于中国社会转型期、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这也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的难题和挑战。
调查显示,农村大学生比城市大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心理状况显得更脆弱,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少儿时期的留守经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启了国家主导的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的进程,农村青壮劳动力源源不断流入城市,农村空巢化现象日益严重,广受关注的“留守儿童”问题由此产生。
据全国妇联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至2013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超过6000万。在这个规模庞大的群体中,有一部分人历尽艰难最终从留守儿童成长为大学生。他们似乎抓住了改变命运的机会,社会对他们的关注也大多在此时画上句号。事实上,曾经的留守经历给他们造成的心理问题并不会因为进入大学而自然痊愈。相反,大学各种新环境的冲击以及与其他同学比较的落差,会导致他们的心理问题在大学期间集中爆发。
通过对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的农村大学生调查统计,有一半以上的农村学生父母现在或曾经长期不在家。也就是说,至少有一半的农村大学生有过“留守”的经历,这部分学生身上大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如表现为抑郁、焦虑、社交障碍、偏执等。可见,“留守”意昂2平台经历是农村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一大成因。
二是农村教育资源缺乏导致的综合素质差距。随着城乡经济的不均衡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农村各种资源及人口进一步向城镇流动,农村教育资源逐步萎缩。在这种趋势下,农村教育难以兼顾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升学率成为唯一的追求目标。因此,农村大学生虽然算得上应试精英,但他们的综合素质却与城市学生存在差距。
大学校园中人才荟萃,采用的是不再唯分数论的自主学习模式和全面综合的评价体系,还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文艺演出、社会实践等校园活动。面对这些,农村大学生常因综合素质的欠缺很难融入其中,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自卑、失落和焦虑感,极易诱发心理危机。除此之外,城乡经济、文化的巨大差距给农村大学生带来强烈冲击,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对心理问题进行矫正的路径,通常有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两大范式。相比之下,人本主义范式更适合应用于群体性心理问题的解决。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笔者建议可重点从以下两个方面改善农村大学生的心理状况。
一方面,组建农村大学生专属社团,以其自我价值的实现来增强自我效能感。以卡尔·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主张,将心理治疗对象放置于强化团体之中,能获得较之个体治疗更好的效果。因此,将农村大学生适当聚集在一起组成团体,会有助于这一群体心理状况的改善。但是,团体的组成必须自然而不生硬,才会获得较强的认同感和交互性。这就需要抓住农村大学生真正的心理需要,特别是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说的较高层次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现在,高校针对贫困生的全面助学体系基本解除了农村贫困生上大学的经济之忧,而农村大学生自尊自强的性格使得他们在获取资助的同时也希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回馈学校。他们在课余时间参加一些为集体、为同学服务的公益活动,并通过这一平台定期开展有关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的主题探讨,更容易使他们建立彼此认同,培育相互鼓励、共同奋进的良好氛围,对于突破负面心理干扰效果非常明显。
另一方面,加强农村大学生家校协同,全面改善其心理问题。团体心理治疗的先驱库尔特·勒温提出了心理场论,认为个体的心理和行为除了与自身人格相关之外,还与其所在的环境相关。所以,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环境如班级、宿舍、家庭等就成为塑造其心理和行为的重要因素。按照芝加哥学派社会学家查尔斯·库利的观点,首属群体(primarygroup)是决定个体社会化程度和效果的关键。对农村大学生而言,最重要的首属群体显然就是家庭。但现实情况是,农村大学生的父母普遍文化素质较低,原本就不太重视家庭教育,对子女在大学的基本情况缺乏应有的关心,对进入大学后的教育更是茫然无措,同时又欠缺现代化的通信技能,特别是以互联网为媒介的通信技能,难以从常规的家校沟通渠道获取子女在校信息,这导致农村大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常常无法从家庭获取应有的支持。
因此,改善学生与家庭的互动关系,是破解农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积极方向,一些积极措施可以纳入高校相关工作的范畴:针对农村大学生父母的实际情况,通过家长见面会、期末给家长写信等方式让他们了解大学教育和孩子在校表现;通过定期发放家庭教育宣传册提高他们重视家庭教育的意识;督促家长正确对待孩子出现的各种问题并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关心;而对于与农村大学生相关的各类重要事项,辅导员应及时通过电话或面谈的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实践证明,将农村大学生家庭纳入学校思政教育体系,增强家庭对农村大学生的支持和帮助,可以对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